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
1故障现象:机组排气温度高(超过 100℃)
机组润滑油液位太低(应该从油窥镜中能看到,但不要超过一半 |
加入润活油至规定为位置 |
油冷却器外部脏, |
清洁冷却器的翅片 |
油冷却器内部脏 |
需采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处理 |
油过滤器芯堵塞 |
更换油虑 |
温控阀故障(元件坏), |
清洗或更换元件 |
风扇电机故障; |
修理或更换电机 |
冷却风扇损坏 |
更换风扇 |
排风管道不畅通或排风阻力(背压)大 |
清理排风扇管道 |
环境温度超过所规定的范围(38℃ 或 46℃ |
降低环境温度,增加排风 |
温度传感器故障 |
更换温度传感器 |
电线松脱 |
电线检修 |
2故障现象:机组油耗大或压缩空气含油量大
润滑油量太多,正确的位置应在机组加载时观察,此时油位应不高于一半 |
放油至合适的位置 |
回油管堵塞 |
清理堵塞物 |
回油管的安装(与油分离芯底部的距离)不符合要求 |
更换新的吸油管 |
机组运行时排气压力太低 |
提高排气的内压 |
油分芯质量问题 |
更换油分芯 |
油分离芯破裂; |
更换油分芯 |
分离筒体内部隔板损坏 |
更换气罐 |
机组有漏油现象; |
检修 |
润滑油变质或超期使用 |
更换润活油 |
排气温度过低 |
提高排气温度至85°左右 |
3 、故障现象:机组压力低
实际用气量大于机组输出气量 |
重新选型 |
放空阀故障(加载时无法关闭) |
放空阀修理或更换 |
进气阀故障,无法完全打开 |
进气阀修理、清洗、润活或更换 |
用户管网有泄漏 |
检修 |
最小压力阀卡死 |
需清洗、重新调整或者更换新件 |
空滤堵塞 |
更换空滤 |
反比例阀设定不当 |
重新设定 |
压力传感器故障 |
更换压力传感器 |
油分芯堵塞 |
更换油分芯 |
4无法启动机器
保险丝烧毁 |
电器人员检修更换 |
电压太低电压保护限制 |
加稳压器或变压器使电压到规定的要求 |
电源的相序不对 |
电器人员检修更换电线 |
启动按钮接触不良 |
电器人员检修更换 |
急停按钮未复位 |
复位 |
电动机故障 |
更换或修理电动机 |
空压机主机故障 |
用手转动转子如果动不了则需更换主机 |
电器线路故障 |
检查电源线及各个节点 |
5运转电流高自动停机或跳闸
电压太低 |
调整电压或变压器 |
排气压力高 |
查看设定的卸载压力并调整 |
油气分离器油分芯堵塞,内压高 |
更换油分芯 |
空压机主机故障 |
用手转动转子,如果动不了则需更换主机 |
润滑油规格不正确(特别冬季寒冷区域) |
更换正确规格油品 |
接线松动,检查有无发热的痕迹; |
检查、紧固 |
进气阀开太大或卡死 |
进气阀修理或更换 |
6机器无法加载
加载电磁阀故障 |
更换加载电磁阀 |
比例阀故障 |
清洗或更换(一般不会坏) |
进气阀气缸动作不良 |
检修或更换 |
最小压力阀动作不良 |
拆卸后检查阀座及止回发片是否磨损,如果磨损则更换 |
进气阀打不开 |
检修进气阀 |
7无法卸载,工作压力上升至安全阀起跳。
卸载压力设定太高 |
调整 |
卸载电磁阀失效 |
更换 |
进气阀气缸膜片破裂 |
更换 |
泄放限流量太小 |
适当加大泄放限流量 |
压力传感器失灵 |
更换传感器 |
主控器故障 |
更换主控器 |
8故障现象:主机卡死,造成机组跳机
使用劣质润滑油、结焦 |
更换开山指定的专用润滑油 |
主机的轴承长时间使用 |
更换轴承 |
皮带轮或联轴器安装不正确 |
重新安装 |